【非常醫生】兒科譚一翔醫生為救命危腦積水早產嬰 不惜與病嬰母對簿公堂力爭施手術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07/28 15:28

最後更新: 2021/07/28 15:56

分享:

分享:

譚一翔醫生試過為救命危早產嬰,不惜與反對手術的病嬰母對簿公堂,力爭施手術,最終救回嬰兒一命,小病人如今已長大成人。

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,兒科在他眼中從來不是「小兒科」,每一個病人、每一樁個案都認真對待。為份工可以他去到幾盡?試過拯救命懸一綫的弱小生命,他不惜與其母反面向法庭申請為病人施手術,結果度過難關,小病人如今已撫育成人,彰顯了醫者仁心的披肝瀝膽。   

在兒科浸淫了40多年,譚一翔醫生劈頭第一句,說自己本來不想做兒科,認真反高潮。「兒科不是我心儀專科,因讀醫的時候我只顧搞學生運動,沒心機讀書,成績非常麻麻,測驗經常不及格。能夠僥倖畢業,心想不如揀一門專科最少書讀的。」

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自言最愛睇症。「最開心是醫好BB,讓他們能開心享受生命。」(曾耀輝攝)

他以為婦產科不大需要埋頭苦幹,心已敲定這目標,想深一層,婦產科不時要診治幼兒,不如兼及兒科。他當實習醫生時就做這兩科,實習過後深感婦產科非心中所願,故投入兒科的懷抱。「我始終喜歡對着細路仔,他們不但充滿朝氣,醫好了他們,也能讓他們享受未來豐盛生命。」當年做兒科醫生需經歷一番激烈競爭,他慶幸最終能躋身其中。

BB或幼兒難以清晰表達,斷症方法其一問家長病歷,照顧者通常都能細心講出BB的不適和異常;其二醫生通過臨床觀察及檢測患者,找出問題所在。「雖然BB不懂說,但他一定不會騙你,有不舒服一定會表現出來。」

建立兒科及初生兒ICU

七、八十年代香港對一些危重的初生兒如體重過輕、嚴重疾病者,處理都不甚理想,譚醫生在瑪麗醫院受訓時,目睹一些小朋友因呼吸問題最終死亡,驅使他立意從事呼吸科,讓病情嚴重、需要呼吸機的BB得以度過難關。「我爭取去做這範疇,幸運也得到上司的支持,獲取獎學金到英國受訓。」譚醫生期後負笈海外深造,1983年返港後,隨即參與及開展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兒科及初生兒深切治療服務工作。

他指,進入ICU的初生兒主要是因為早產,幸中國人的早產兒比例較西方國家為低,ICU起步時,譚醫生是首位引入支氣管光導纖維鏡,以診治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兒童之醫生,他教醫護人員使用呼吸機,支持早產嬰的生命,直至器官慢慢成熟,過程中需艱苦學習。「BB仔的情況可隨時改變,也可短時間內惡化為嚴重,若缺氧嚴重,護士需每分鐘都在監察。」

早產兒能否走出ICU,出生的體重有幾多也是關鍵。他說以經驗所知,若BB出生體重有1KG,95%以上能正常生存,體重低於750G者則降至50%至70%。如今科技推陳,有嶄新呼吸儀器、新藥物輔助,低於750G的早產兒,存活率已逾7成以上。

醫學院舊生聚會與眼科醫生周伯展、外科醫生張淑儀及眼科醫生林學洵醫生喜相逢。(被訪者提供)

傷逝早夭生命

一些幼兒未歷春秋寒暑,生命卻已燃至盡頭,譚醫生對此尤為感觸。他無數次遇過的境況是:忍痛告訴BB父母,他們的子女因病情嚴重,用盡方法也無法挽回性命的噩耗,情境淒苦悲傷。「又例如因交通意外而入ICU的小朋友,腦都撞散了;又或是受到嚴重疾病感染,病毒入腦,用盡輔助儀器及藥物延長生命,卻一直惡化,都令我感到心傷黯然。」

遇上情況不樂觀的病人,事實擺在眼前卻口難開。「但我們做深切治療部,既要誠實也要勇敢,說出真實情況,讓病人父母理解,好好作心理準備。同時也要有同理心,這對我也是一個大挑戰,心理上也頗大壓力,做了10年ICU,我覺得是burn out(透支) 了,是時候要尋找不同生活和工作方式。」於是他轉而私人執業。

兒科醫生教養忠告:平衡

因藉家庭模式改變,現時夫婦生育子女一個起、兩個止,今時今日養育一個孩子需花上大量精力、資源及時間。「有些父母會過分緊張,再演變為過度保護、控制型的虎媽,要小朋友學大量興趣、學習技能、參與不同活動,十八般武藝都要識。其實需要平衡有限度,要視乎子女的興趣和意願,多給小孩嘗試的機會是好的,但不用太多及過量。注意社交、溝通能力反而更重要。」

作為兒科醫生,既要處理小朋友的疾病問題,又要安撫爸爸媽媽、老人家甚至傭工的情緒。「一方面要鼓勵他們,積極愛護小朋友,但過度愛護子女,從來十指不沾陽春水,缺乏自理能力,到了一天要照顧自己便困難了。」這是譚醫生給予父母們的肺腑之言。

譚醫生謙虛說為病人治病,往往不只是一人之力,是醫生、護士、物理治療師、營養師、心理學家等團隊共同努力下的成果。(被訪者提供)

為病人打官司
 
行醫40多年,問他難忘事情,譚醫生不假思索,就說出這件對簿公堂的往事。當時他任職瑪麗醫院ICU,有一名於贊育醫院出生的早產嬰,健康狀況如過山車起落不定,要用上呼吸機及吊藥來維持生命,早產兒有腦出血情況,影響了大腦的血液循環,腦積水並把頭顱脹大,壓着腦神經。主診醫生建議送往瑪麗醫院進行手術,把一條導管放在腦內引流積水。這早產兒是母親意外懷胎所有,見他掙扎求存也於心不忍,抱持放棄態度,不贊成並拒絕施行手術。

譚醫生深感處理好早產嬰的腦積水,應有一綫曙光,不能白白放棄。盡管他多番游說母親也不果,為着病人的好處,他向法庭申請為這名早產兒做手術並獲批准。「我們與BB母親關係即告破裂。」

手術後BB腦積水問題得到解決,分別在瑪麗醫院及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留醫至兩歲才出院。「後來BB媽媽對我們的態度都改變了,更成為了好朋友。」如今這早產兒已20多歲,身心發展正常,仍有和譚醫生保持聯絡。常形容醫者「妙手回春」,這個案用「妙手回生」似乎更貼切呢!

譚醫生常遇的FAQ

BB發燒撞傷即時求醫?

父母最擔心BB的健康問題首選為發燒,最驚燒壞腦,其實簡單的發燒爸爸媽媽可自行處理,毋須每次都需要求醫;另外,BB仔撞瘀、跌傷,可先觀察,不用「下下去醫院照CT Scan。」

坐唔定專注力不足或自閉?

他指其實個個小朋友都是坐不定,到五、六歲仍如此,要留意是否有專注力不足問題,醫生就會着眼小朋友日常情況,如上課能否留心聽講、常在課堂上搗蛋、常發脾氣甚至與同學爭吵打架,有些嚴重的在4歲時已顯現。如確定有專注力不足,及早轉介進行相關訓練及心理輔導,同時教導父母如何適時控制子女的情緒,嚴重的個案或需要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。

自閉症及專注力不足個案是否上升,譚醫生指難定論,因為相比過往,社會風氣轉變,對小朋友專注學習的年齡提早了,6個月大已上playgroup、英文甚至西班牙文。「小孩子像海綿,你幼時施教也能學到一二。但總有一些小朋友坐唔定,這些會被視為自閉、專注力不足,其實這些病症是有Spectrum(光譜),不是『嘭』一聲出現,有些孩子只是多一點這類特質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疫苗,打?不打?

如果該病普遍,而容易影響小朋友的,願付上費用減低患病風險,家長可考慮讓子女注射相關疫苗。疫苗是預防某種疾病的最有效方法,雖然不是百分百預防,但可減輕疾病的嚴重性。

有一派家長不贊成打疫苗,他表示在醫生角度而言是不科學的,從科研結果得知,疫苗的好處遠比壞處多,如天花已在世上消失,是因為嬰兒出生後多會打天花疫苗。連帶白喉、破傷風和麻疹的感染個案都變成鳳毛麟角般少有,與96%兒童打了相關疫苗有關。疫苗確有副作用,惟大部分疫苗副作用的影響遠低於其作用,減少疾病帶來的影響。

同場加映:

記者:周美好